时间: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法院文化 > 文体生活
科考舞弊官员被处决
分享到:
  发布时间:2014-03-11 11:20:25 打印 字号: | |
     科举考试舞弊现象伴随着科举制度的产生而出现。
  唐宋时期虽然也屡有科场舞弊案发生,但处分较轻。唐穆宗时礼部侍郎钱徽取士不公,所取郑朗等14名进士都是毫无才能的贵族子弟。穆宗获悉后让白居易主持复试,结果有10人不合格,钱徽被贬职,其他涉案官员也受到了处分。
  明朝虽然制定了严格考试制度,但考试舞弊的现象屡见不鲜。天启元年辛酉科乡试,钱谦益出任浙江主考官。考生田千秋在考卷中暗藏“一朝平步上青天”七字作为关节,通过行贿作弊考中举人,事后查明被革除举人称号并发配充军,钱谦益也因此失察受处分。
  清朝仿照明制开科取士,而且几代帝王对舞弊行为都进行了重拳打击,却仍然挡不住舞弊风愈演愈烈,中国历史上几宗最大、最惨烈的科场舞弊案,都发生在清朝。如顺治十四年的丁酉科场案、康熙五十年的辛卯科场案、咸丰八年的戊午科场案,都是震惊朝野的科举舞弊大案。
  咸丰八年(1858年)的戊午科场大案,情节颇为跌宕。
  那年是三年一次的乡试大比之年。皇帝钦点了顺天乡试的主考官和副主考。主考官是军机大臣、协办大学士、户部尚书柏?,两位副主考分别由兵部尚书朱凤标和都察院左副都御史、户部右侍郎程庭桂担任。
  整个考试过程比较顺利,到九月十六日发榜时,一切都平静如水。咸丰帝认为主考官柏?功不可没,升其为大学士。
  然而,参加科考的士子中间却开始了一场议论。原来,士子们发现唱戏的优伶平龄竟然中了第七名。按清制,娼妓、优伶、皂、吏等不能参加科考,而平龄经常登台唱戏却还能中榜,难免引起人们的议论和怀疑。
  咸丰帝即任命怡亲王载垣、郑亲王端华、兵部尚书全庆和陈孚恩等四人专职会审查办此案。会审团很快查清,平龄并非优伶,只是平素喜欢曲艺。但是,一个新问题却出现了:平龄的朱卷和墨卷竟然不相符。
  墨卷是考生在考场内用墨笔缮写的考卷。考生交上试卷后,考官就将考生姓名糊起来,让人用红色笔誊抄一遍,让阅卷官披阅,这份卷子叫朱卷。在誊抄过程中,要求誊抄人员抄写的朱卷必须与考生的墨卷完全一致。会审团发现平龄的墨卷中的七个错别字在朱卷上都被改正过来。但这时当事人平龄在狱中竟死了,这无疑使案情更为扑朔迷离。
  平龄的同考官邹石麟供认披阅平龄的试卷时,顺手把错别字改正过来。会审团向咸丰帝呈交了处理意见:其一,平龄本人登台演戏系个人喜好,不必治罪;其二,平龄才华平平,试卷中多处出现错别字,不足以被选为举人;其三,考生舞弊,同考官也应连坐,降一级调任,但邹石麟又擅改朱卷,目无国法,拟革去官职,永不叙用。主考官柏?和两位副主考朱凤标、程庭桂三人也应承担领导责任,罚俸一年。
  平龄案发后,咸丰帝怀疑其他试卷也有类似情形,下令严格磨勘。会审团向咸丰帝奏报了磨勘结果:此次顺天乡试,总共录取举人300名,查出有问题的试卷竟然多达50份!
  当日,咸丰帝就下旨将主考官柏?革职,在家听候传讯,不得上朝面圣,两位副主考暂行解任,听候查办。随后,会审团开始对这件大规模的科场舞弊案展开调查。
  会审团在审查一个叫罗鸿绎的考生的试卷时,发现推荐他的考官有舞弊行为。原来,罗鸿绎是广东肇庆府阳春县人,家境殷实,罗鸿绎拜望在京城做官的同乡李鹤龄时说自己有意参加这次科考,李鹤龄便允诺这位老乡说要帮他打点关节。他便向与他同年考中举人、如今的同考官浦安求助,浦安答应尽力帮助。
  阅卷时,浦安发现一份试卷与罗鸿绎字迹完全一致,但是文章写得很是一般,他还是提笔写下了“气盛言宜,孟艺尤佳”的荐语,向主考官柏?推荐。
  主考官柏?和两位副主考经过商议,决定将该卷打入副榜,定为备卷。浦安向柏?的仆从靳祥恳求,靳祥向柏?建言,说浦安只推荐了一份试卷,最好能录取。柏?为了不驳同僚的面子,就同意撤下一张试卷换上罗鸿绎的。榜示出来,罗鸿绎中了第二百三十八名举人……
  案情调查至此,咸丰帝震怒。柏?、浦安、李鹤龄、罗鸿绎先后被投入大牢,不久被处决。此前,对军机大臣柏?的处理决定一直未有定论,咸丰帝最终下旨:“柏?情虽可原,法难宽宥,言念及此,不禁垂泣。”
  顺天戊午科场案持续一年有余。这场大案是明清科场舞弊案的最高峰。柏?成为中国科举史上因科举舞弊被处死的职位最高者。之后的数十年里,科场舞弊明显减少。
来源:浙江法制报
责任编辑: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人民法院